![]() |
這個軟體的名字實在很長,彷彿故意讓人記不住。它出現的時間也已經很久,雖然功能愈來愈多,但是偏偏最基本的多語系功能一直有問題,導致多年以來中文使用者只能依靠各式各樣的補丁或是其他商業公司的修正,勉強讓它運作。
其實多語系支援是許多老軟體常見的問題,因為一開始設計時若沒有這方面規劃,後面要修改往往掛一漏萬,十分困難。令人驚訝的是,OCS Inventory NG 2.0 版現身時,不但使用者介面翻新了,連底層也全面改由 UTF8 運作,以往問題一掃而空,簡直有如一套新系統般橫空出世。雖然它的名字還是很長,還是讓人記不住,但是它證明了老架構還是擁有蛻變的可能性,也讓我們可以放心繼續研究,看看這十多年來 OCS Inventory NG 所專注的主題:「資產管理」,到底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好處。
毋庸置疑,公司資產是公司花錢買的東西,必須要正確紀錄,好好保管,而資訊類的資產有一個特點,就是它們有可能被系統化、自動化的管理。譬如一般電腦可以連上網路,所以可以自動回報自己的狀態。軟體類的資產會被安裝,安裝後的資訊也可以自動回報。網路印表機、網路話機、網路交換器等可以連上網路的設備,可以被掃描偵測後,回報目前的狀態。OCS Inventory NG 透過跨平台的 Agent (支援 Windows,Linux,MacOS 等多種作業系統),讓可以執行程式的電腦設備回報自己的軟硬體現況。然後再透過代理掃描的方式,找出區域網路內所有的網路設備。如此一來,只要有連上網路的資訊類資產就能很快的被分類、記錄、歸檔,並且能夠自動更新自己的狀態,這就是資產管理軟體最主要的功能。
有了這些資產的記錄,究竟可以做些什麼事呢?總不是為了記錄而記錄吧。底下就列舉一些常見的應用:
1. 列出所有軟體的安裝清單。軟體版權的控管是公司重要的任務之一,因為這會牽扯到智慧財產權的問題甚至法律的糾紛。使用者有時會有意無意的安裝一些軟體,甚至沒有產權意識而安裝了盜版軟體,此時資產管理軟體就是亡羊補牢的防線,經由軟體清單的比對,就能發現某些使用者安裝了不應該裝的軟體,管理者就能迅速採取接下來的行動,看是要評估添購或是直接請使用者移除,從而維持公司軟體資產使用的合法性。
2. 找出遺失資產的資料。譬如使用者的 Notebook 遺失或被偷竊了,這個時候的標準程序除了報警之外,還可以通報原廠代為協尋,但是你必須提供遺失物件正確的機型序號。一個好的資產管理系統,這些資料平常都是自動取得,自動更新的。有需要時自然可以輕鬆提供。
3. 迅速提供統計資料作為決策依據。我們可以自行定義查詢的條件,譬如使用 Windows XP 的電腦還有多少?記憶體 1GB 以下的電腦有多少?某某型號的 Notebook 有幾台? 硬碟容量 200GB 以內的電腦有哪些?無論是為了要導入新系統的需求,或是採購新硬體的規劃,當有需要取得整體資訊設備的現況時,資產管理系統無疑能提供第一手的最佳資訊。
OCS Inventory NG 的 Agent 一旦完成安裝之後,就會在背後自行運作,不會干擾使用者日常作業,也不會在系統中出現任何畫面,只會定時跟 Server 回報自己的狀況,因此我們形容它是一套沈默如金的系統。但是 Agent 只用來做資產管理,未免有些可惜,因此 OCS Inventory NG 開始逐步強化 Agent 的功能,目前最常用的是拿來佈署軟體。佈署軟體通常是在網域內透過動態目錄來實現,如果企業內沒有動態目錄的話,那麼這個功能就很好用了。而且 OCS Inventory NG 還提供讓使用者自行撰寫 plugin 的功能,無論是 Server 端的功能或是 Agent 端的功能,都能透過自行撰寫的程式來擴展。所以如果想要在 Server 端產出特殊的報表,或是在 Agent 端回報額外的資訊,甚至利用 Agent 發展新的功能,都有方法可以做到。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 OCS Inventory NG 可以和其他軟體作整合。若覺得單純的資產管理不夠,還想同時做使用者的問題回報,遠端遙控,甚至知識庫的建立等等,GLPI 就是一套整合型的軟體方案,其中資產管理的部份是靠 OCS Inventory NG。
資產管理可以說是一個被動的機制,平常時看不出對公司生產力有何幫助,但它確實是 IT 環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一旦需要這些資訊的時候,若平時沒有系統就算是上天下海也難蒐集齊全。何況 OCS Inventory NG 的 Agent 還能夠不斷擴展,實現資產管理以外的功能,所以導入這樣的系統,實在是一舉數得的事情。沉默的資產管理員,在關鍵時刻,它將能為你發聲。